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原文朗读

zmhk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原文朗读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原文朗读”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望洋兴叹原文拼音朗读2.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注音朗读3.涉江采芙

原文朗读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原文朗读”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望洋兴叹原文拼音朗读

2.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注音朗读

3.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拼音朗读

4.桃花源记原文带拼音标准版朗读

5.陈太丘古诗原文带拼音朗读

6.曹冲称象小古文原文拼音及朗读

原文朗读

望洋兴叹原文拼音朗读

       望洋兴叹原文拼音朗读如下:

       wàng yáng xīng tàn。 chù yī jiāo,yī shù shēn guāng,sì yuē huán yán yǔ。wǒ shèng shén,xīn zhōng zhuàng tiào。

望洋兴叹介绍如下:

       望洋兴叹(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望洋兴叹的故事介绍如下:

       秋天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的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欣然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今为渤海)。

       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流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正是说我呀。

       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望洋兴叹的意义介绍如下:

       河伯看到海洋而兴叹,是他走出了自我生活的狭隘空间。同样,人应从世俗狭隘的人间生活小天地的局限中走向无垠的宇宙自然,才能拓宽知识视野。

       使个人从封闭狭隘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去认识宇宙自然的无穷奥妙,该成语还告诫人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注音朗读

       南安军原文及翻译朗读如下:

       原文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翻译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南安军赏析

       这首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

       从广东开始,文天祥就开始绝食,准备饿死在家乡,绝食八日依然没事,就继续进食。 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

       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拼音朗读

       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注音朗读如下: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xún)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ní)裳(cháng)》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yè)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bó)。东船西舫(fǎng)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diàn)头银篦(bì)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lán)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zhé)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翻译: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经过千呼万唤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遮着一半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抚拢慢慢捻揉下抹又上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diàn)头银篦(bì)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桃花源记原文带拼音标准版朗读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拼音朗读如下:

       shè jiāng cǎi fú róng,lán zé duō fāng cǎo。cǎi zhī yù yí shuí ?suǒ sī zài yuǎn dào。 hái gù wàng jiù xiāng,zhǎng lù màn hào hào。tóng xīn ér lí jū,yōu shāng yǐ zhōng lǎo。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白话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组诗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赏析: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

       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陈太丘古诗原文带拼音朗读

       桃花源记原文带拼音标准版朗读如下:

       桃花源记(táo huā yuán jì)。

       陶渊明(táo yuān mínɡ)。

       晋太元中(jìn tài yuán zhōnɡ),武陵人捕鱼为业(wǔ línɡ rén bǔ yú wéi yè )。缘溪行(yuán xī xínɡ) ,忘路之远近(wànɡ lù zhī yuǎn jìn )。

       忽逢桃花林(hū fénɡ táo huā lín ),夹岸数百步(jiá àn shù bǎi bù ),中无杂树(zhōnɡ wú zá shù) ,芳草鲜美(fānɡ cǎo xiān měi) ,落英缤纷(luò yīnɡ bīn fēn)。渔人甚异之(yú rén shèn yì zhī),复前行(fù qián xínɡ) ,欲穷其林(yù qiónɡ qí lín )。

       林尽水源(lín jìn shuǐ yuán),便得一山(biàn dé yì shān) ,山有小口(shān yǒu xiǎo kǒu),仿佛若有光(fǎnɡ fú ruò yǒu ɡuānɡ) 。便舍船(biàn shě chuán),从口入(cónɡ kǒu rù),初极狭(chū jí xiá) ,才通人(cái tōnɡ rén)。复行数十步(fù xínɡ shù shí bù),豁然开朗(huō rán kāi lǎnɡ)。

       土地平旷(tǔ dì pínɡ kuànɡ),屋舍俨然(wū shě yǎn rán) ,有良田(yǒu liánɡ tián)、美池(měi chí)、桑竹之属(sānɡ zhú zhī shǔ)。阡陌交通(qiān mò jiāo tōnɡ),鸡犬相闻(jī quǎn xiānɡ wén) 。

       其中往来种作(qí zhōnɡ wǎnɡ lái zhòng zuò),男女衣着(nán nǚ yī zhuó),悉如外人(xī rú wài rén)。黄发垂髫(huánɡ fà chuí tiáo),并怡然自乐(bìnɡ yí rán zì lè)。?

       见渔人(jiàn yú rén),乃大惊(nǎi dà jīnɡ),问所从来(wèn suǒ cónɡ lái)。具答之(jù dá zhī)。便要还家(biàn yāo huán jiā),设酒杀鸡作食(shè jiǔ shā jī zuò shí)。村中闻有此人(cūn zhōnɡ wén yǒu cǐ rén),咸来问讯(xián lái wèn xùn)。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zì yún xiān shì bì qín shí luàn),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lǜ qī zǐ yì rén lái cǐ jué jìnɡ),不复出焉(bù fù chū yān),遂与外人间隔(suì yǔ wài rén jiàn ɡé) 。问今是何世(wèn jīn shì hé shì),乃不知有汉(nǎi bù zhī yǒu hàn),无论魏晋(wú lùn wèi jìn)。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ǐ rén yì yì wèi jù yán suǒ wén),皆叹惋(jiē tàn 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yú rén ɡè fù yán zhì qí jiā),皆出酒食(jiē chū jiǔ shí)。停数日(tínɡ shù rì),辞去(cí qù)。此中人语云(cǐ zhōnɡ rén yù yún):“不足为外人道也(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yě)。 ”?

       既出(jì chū),得其船(dé qí chuán),便扶向路(biàn fú xiànɡ lù),处处志之(chù chù zhì zhī)。及郡下(jí jùn xià),诣太守(yì tài shǒu),说如此(shuō rú cǐ)。太守即遣人随其往(tài shǒu jí qiǎn rén suí qí wǎnɡ),寻向所志(xún xiànɡ suǒ zhì),遂迷(suì mí),不复得路(bù fù dé lù)。?

       南阳刘子骥(nán yánɡ liú zǐ jì),高尚士也(ɡāo shànɡ shì yě),闻之(wén zhī),欣然规往(xīn rán ɡuī wǎnɡ)。未果(wèi ɡuǒ),寻病终(xún bìnɡ zhōnɡ)。后遂无问津者(hòu suì wú wèn jīn zhě)。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渔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曹冲称象小古文原文拼音及朗读

       陈太丘古诗原文带拼音朗读如下:

1.《陈太丘与友期》标注拼音的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注音:

       chén tài qiū yǔ yǒu qī xíng,qī rì zhōng,guò zhōng bú zhì,tài qiū shě qù,qù hòu nǎi zhì。yuán fāng shí nián qī suì,mén wài xì。kè wèn yuán fāng:“zūn jūn zài fǒu?”dá yuē:“dài jūn jiǔ bú zhì,yǐ qù。”yǒu rén biàn nù:“fēi rén zāi !yǔ rén qī xíng,xiāng wěi ér qù。”

       yuán fāng yuē:“jūn yǔ jiā jūn qī rì zhōng。rì zhōng bú zhì,zé shì wú xìn ;duì zǐ mà fù,zé shì wú lǐ。”yǒu rén cán ,xià chē yǐn zhī,yuán fāng rù mén bú gù。

3、释义: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4、注释

       (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3)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4)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正午。

       (6)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

       (7)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8)戏:嬉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10)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12)信:诚信,讲信用。

       (13)时年:今年。

       (14)非:不是。

       (15)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16)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17)已去:已经离开。

       (18)曰:说。

       (19)则:就是。

       (20)顾:回头看。

       (21)惭:感到惭愧。

5、古今异义词

       (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

       (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曹冲称象小古文原文拼音及朗读如下:

       曹冲称象的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一一出处《三国志》

       全文翻译: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已经比得上成年人的智慧。当时孙权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的手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将大象牵下来,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拓展知识: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的秤来称。”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趴在曹操耳边,轻声地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原文朗读”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