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游园不值写作背景_游园不值写作背景简介

zmhk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游园不值写作背景_游园不值写作背景简介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游园不值写作背景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1.春

游园不值写作背景_游园不值写作背景简介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游园不值写作背景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1.春闻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什么意思?

3.游园不值古诗的意义与解释

4.古诗的创作背景

5.《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6.游园不值表现了诗人什么的心情

游园不值写作背景_游园不值写作背景简介

春闻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春天沉睡不觉晓,处处可听到鸟儿的啼鸣声。

夜里风雨声不断,花儿凋谢了才知道多少。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

       这首诗抓住春天的早晨刚醒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什么意思?

       1. 关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

        2. 关于红杏出墙的诗句

        关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 1.关于“红杏出墙”的诗句有哪些

        1.《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途中见杏花》

        唐代: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3.《醉高歌过喜春来》

        元代:贯云石

        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莺儿不自由。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

        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4.《点绛唇·红杏飘香》

        宋代: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5.《占春芳·红杏了》

        宋代:苏轼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2.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名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 不值:没有遇到人。

        2.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3. 小扣:轻轻地敲。

        4.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3.哪几位诗人用过“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背景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龙泉(今浙江龙泉)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游园不值》广为传诵。

        注词释义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扣: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古诗今译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名句赏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4.一枝红杏出墙来前面的一句诗句是什么

        一枝红杏出墙来前面的一句诗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作品原文;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白话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文学赏析

        游园不值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其学出于叶适,与真德秀友善。诗属江湖诗派。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

        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

        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游园不值 : 游园没有遇到人。

        小扣 : 轻轻地敲。

        柴扉 : 柴门。

        6.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哪一首诗 全诗是什么

        出自《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原文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如下: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扩展资料: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百度百科——游园不值

       关于红杏出墙的诗句 1. 关于“红杏出墙”的诗句有哪些

        1.《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途中见杏花》

        唐代: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3.《醉高歌过喜春来》

        元代:贯云石

        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莺儿不自由。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

        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4.《点绛唇·红杏飘香》

        宋代: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5.《占春芳·红杏了》

        宋代:苏轼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2. 关于红杏出墙的诗句搞笑回答

        廉颇老矣,红杏出墙 (出墙的原因很明显了。。。)

        “床前明月光”“李白睡的香”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

        “西塞山前白鹭飞”“东村河边乌龟爬”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的早”

        “葡萄美酒夜光杯”“金钱美女一大堆”

        “想当年,金戈铁马”“看今朝,死缠烂打”

        “清水出芙蓉” “乱世出英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壶二锅头”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来到洗手间 小李飞刀一瞬间 李白变成小太监.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

        那个拉屎不用纸

        钞票用时方恨少

        寡妇门前是非多

        马瘦毛长蹄子肥

        儿子偷爹不算贼

        3.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名到底是什么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1.不值:没有遇到人.2.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3.小扣:轻轻地敲.4.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简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4. 关于“红杏出墙”的古诗词描写有哪些

        1、《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浣溪沙》(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3、《忆汉月——红杏一枝遥》(杜安世)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4、《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5、《女冠子——碧桃红杏》(毛熙震)

        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

        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

        5. 红杏出墙的古诗词描写

        在古诗词中,“杏花”一直是春色的代名词,相关的诗词车载斗量,不乏“红杏枝头春意闹”、“杏花消息雨声中”等名句。而杏花和桃花相比,更得文人骚客的赏识。为什么呢?杨万里有《杏花》诗:“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个非白非红,白里透红,很是厉害。活脱脱一股娇滴滴的羞涩样儿,自然容易引出诸多遐想来。而桃花,历来的形容词是“夭”,“桃之夭夭”么,泼剌剌的一片艳红,比“白里透红”的杏花少了很多含蓄。

        和杏花关联起来的有名美女,是杨贵妃。杨玉环马嵬坡下宛转而死后,唐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收敛遗骸,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一片。于是杨贵妃就被民间尊为二月杏花花神了。而杏花一旦和杨美女挂钩,风流二字,自然是落不下了。到了清代,色情小说家李渔,就更加胡说八道了:“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 杏花光是指代春色,进而指代风流美女,还是不行;关键问题是,这个杏花,总是要和“墙头”搭起钩来。“墙”是什么东西?看看古人的描写:

        ● 苏轼·《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姜夔·《少年游》: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 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 唐·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娄树,过墙无数花。

        ● 宋·王安石《杏花》: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 宋·魏夫人《菩萨蛮》: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 宋·张良臣《偶题》: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

        ● 宋·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墙意味着“隔”。墙两头只有孤身一人,便是怨男怨女;墙两头男女相隔,就是一对痴恋了。所以,“墙”是个很暧昧的东西。来看杏花和墙的搭钩。 可见,在叶绍翁之前,喜欢把杏花和墙搭在一起的,大有人在,老叶只是拾了别人的牙慧。好了,既然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喜欢把玉面含羞的杏花,和代表男女相隔的墙挂靠一起,还总喜欢让杏花**在墙头顾盼生姿,“红杏出墙”的引申和联想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6. 讽刺女人红杏出墙的诗词

        在古诗词中,“杏花”一直是春色的代名词,相关的诗词车载斗量,不乏“红杏枝头春意闹”、“杏花消息雨声中”等名句。而杏花和桃花相比,更得文人骚客的赏识。为什么呢?杨万里有《杏花》诗:“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个非白非红,白里透红,很是厉害。活脱脱一股娇滴滴的羞涩样儿,自然容易引出诸多遐想来。而桃花,历来的形容词是“夭”,“桃之夭夭”么,泼剌剌的一片艳红,比“白里透红”的杏花少了很多含蓄。

        和杏花关联起来的有名美女,是杨贵妃。杨玉环马嵬坡下宛转而死后,唐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收敛遗骸,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一片。于是杨贵妃就被民间尊为二月杏花花神了。而杏花一旦和杨美女挂钩,风流二字,自然是落不下了。到了清代,色情小说家李渔,就更加胡说八道了:“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义与解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一觉睡到大天亮,醒来的时候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出处

原文

       《春晓》(1)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2)晓,

       处 处 闻 啼 鸟(3)。

       夜 来 (4)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怜惜之情。

相关拓展

       1,孟浩然(689~740),唐代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曾隐居于鹿门山。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2,《春晓》还经常被用来当猜谜诗用,谜底是安息香/猜物如梦方醒/猜成语

古诗的创作背景

       游 园 不 值

       (南宋)叶绍翁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 ,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 。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 ,

       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

       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应该。 3.怜:爱惜。 4.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5.苍苔:青色的苔藓。 6.小扣 : 轻轻地敲。 7.柴扉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今译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风轻,阳光明媚。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这样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迎客。怎么回事儿?主人真的不在吗?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表苔被人嗝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未免太小气了!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在他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的当儿,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冲着人打招呼呢。诗人快意地想道:啊!满园的春色已经溢出墙外,任你主人把园门闭得再紧,也关它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但是,后来读者并不以这点儿为满足,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名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至于这种发挥是否符合诗人的愿意,那并不重要。因为诗歌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读者不妨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趣味,扩展诗的意境,丰富诗的含意,或者给诗句涂上比喻象征的色彩。对于这种现象,诗论家说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读者的理解,有时是比作者还要高明的。

       叶绍翁是在耐心地扣门,却久扣不开的情况下,突然发现红杏一枝,充满了惊异,为春色之美而激动,和前面的宁静,专注于扣门,构成了一种张力,或者叫做对比。第二,这种美好,不仅仅是外部世界景物的美好,而且是内心突然和自我发现。在陆游的诗中,以杨柳为背景,衬托出一枝红杏,是很有表现力的,特别是“遮”字,调动想零,好像杨柳是有意志的,但是不管杨柳多么茂密,也遮挡不住“一枝红杏”。叶绍翁同样利用了陆游的“一枝",一点红色为由头,先把“遮"字改为“关"字,这个“关”字很有讲究,一是来得自然,上承久扣不开的柴门;再是联想的过度自然顺畅,下启超越性的想象。柴扉只能“关”人,而诗中的“关"所暗示的不是人,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春色"。这是想象的飞跃,也是语义的双关。下面与这相对应的是“出”字,和陆游一样,但是,由于上面承接“关"字,同样一个“出”字,就有更强的感觉冲击力,为静态的红杏带来了动势。这其实已经不是在描绘或者单纯地欣赏风景,而是通过更加主动的想象,抒发诗人心目中对春色之美的感叹。春色不是像在陆游的诗里那样遮挡不住的,而是封闭不住,压抑不住的。叶绍翁用了“满园”,一方面,紧扣柴扉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以“一枝"之微,与“满园’’之盛,形成对比。最后,在陆游那里,杨柳和红杏所显示的春色,是诗人的视觉直接接触到的,而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却完全是想象,是诗人带动读者在想象。对于读者来说,光有直接感知的外部世界的美好,还是比较表面的,只有激活内心世界的想象,才更能受到诗情的感染和享受。

       故事

       有一年春天,南宋大诗人叶绍翁在酒足饭饱后,想其去年春天到朋友家的花园中游园赏花的欢乐场面。直到现在,他都还回味无穷。他想:“正好我现在闲着没事,不如再到朋友家的花园中去看看。”想到这里,他就走出了家门。悠闲地朝着朋友家的花园走去。

       在随风飘来的花儿的芬芳中,叶绍翁好像每走一步就比走上一步时更加地兴奋。不知不觉地,自己就站在朋友家花园的门前。他走上前去,用手轻轻地敲了敲门,但过了很久就是没有一个人来给他开门。原来,叶绍翁的朋友早就隐约地看到叶绍翁来了。他想:“不好!花草长得刚刚好!如果让他进来,他穿的木底鞋一定会把我的花园里的花草踩个稀巴烂。”就悄悄躲起来啦。站在门外的叶绍翁好像也明白了朋友的心思,嘴上微微一笑,心想:朋友是害怕我穿的木底鞋会踩坏园里地上野生的青苔和道路两旁的花草吧!他可真爱惜花木。此时叶绍翁也感到非常地扫兴,本来怀着高兴的心情,想到朋友的花园中去赏花,可到了花园门口朋友又不来给他开门。真是郁闷!

       就在叶绍翁失望之际,忽然看到离门不远的墙上伸出了一枝长得歪歪斜斜的杏树的枝条,上面还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地开着粉红粉红的杏花,真是美极了!特别是枝头的那几朵杏花,各有各的姿态。有一朵杏花花苞全都展开了,就像一个灿烂的红红的笑脸;还有一朵杏花中间还夹杂着几片树叶,真可谓是红里透绿。刚展开几片花苞的杏花,就像春姑娘在向我们招手呢!

       此刻,叶绍翁又从扫兴变得很欣喜。虽然他没有进到朋友的花园中尽情地观赏春色,但他从那一枝歪歪斜斜探头出墙的红杏可以看出,种在朋友花园里的花一定都开了。有像一串串黄澄澄的铃铛似的迎春花;有雪白的散发芬芳的七里香;还有开得满树是飘飘扬扬的樱花。而那些柳树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飘飘扬扬饱含春意。

       叶绍翁又带着微笑,久久地看了看钻出墙的那枝红杏,然后又迈着悠闲的步伐,朝着自己的家走去。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春

       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二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三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四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夏

       一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二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三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四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五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秋

       一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二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三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四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五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冬

       一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三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四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五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春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9、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0、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夏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秋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游园不值表现了诗人什么的心情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

       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嫌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白话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创作背景: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

       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的惊喜之情。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原文为: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的触景生情之作。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由诗人春日乘兴游园的所见所感所作。

       写作特色: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百度百科-游园不值

       好了,关于“游园不值写作背景”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游园不值写作背景”,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