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姜夔扬州慢原文_姜夔扬州慢原文及翻译

zmhk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姜夔扬州慢原文_姜夔扬州慢原文及翻译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姜夔扬州慢原文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姜夔扬州慢原文的讨论,我们开始吧。1.求《扬州慢》的赏析2

姜夔扬州慢原文_姜夔扬州慢原文及翻译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姜夔扬州慢原文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姜夔扬州慢原文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求《扬州慢》的赏析

2.《扬州慢·淮左名都》译文及注释

姜夔扬州慢原文_姜夔扬州慢原文及翻译

求《扬州慢》的赏析

       扬州慢⑴

       淳熙丙申至日,⑵余过维扬。⑶夜雪初霁,荠麦弥望。⑷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⑸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⑹

       淮左名都,⑺

       竹西佳处,⑻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⑼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⑽

       废池乔木,⑾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⑿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⒀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⒁

       青楼梦好,⒂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⒃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⒄

       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飘

       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

       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

       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

       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注释

       ⑴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

       九十八字,平韵。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

       即扬州。 ⑷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中号角。 ⑹千

       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

       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

       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

       表示亡国之痛。 ⑺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

       都”。 ⑻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 ⑼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⑽胡马窥江:指1161年

       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

       十六年。 ⑾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

       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⑿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⒀杜郎:

       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

       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⒁豆蔻:形容少女

       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⒂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

       幸名。” ⒃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

       可纪之名胜。 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 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

       (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

       ⒄红药:芍药。

       品评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

       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

       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

       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

       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

       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

       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

       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

       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

       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

       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

       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

       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

       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仅

       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

       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

       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

       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

       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尤其“二十四桥”二句, 愈工致, 愈惨淡, 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

       “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扬州慢·淮左名都》译文及注释

       ——姜夔《扬州慢》赏析

       扬州慢 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于宋高宗在位期间,曾两次遭到金兵的侵扰。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烽火连年,扬州自然受到影响。诗人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这一天,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残破景象,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反映了南宋时人民遭受的战争灾难。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背景均作了交待。

       词的上阕写景,着重写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整个扬州城一片萧条、凄凉: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是淮河东路著名的都城,那么城东禅智寺旁的竹西亭就是扬州最美好的去处,在这里解下马鞍,小住停留,这是远行中开始的一段路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经过昔日扬州风光绮丽,处处亭台楼阁的十里长街,如今却是一片青青的荠菜和野麦了。这里的居民大多数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了,景象显得无比萧条。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自从高宗时金人两次进犯长江回去以后,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池苑和高大的古树,而劫后幸存的人们因为怕引起痛苦的回忆,谁也不愿再提起那两次残暴的战争,让自己的心灵重新受到折磨。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天气渐渐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行人感到阵阵的寒意,号角声不断地在劫后的空城上回荡。

       下阕抒情,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伤今怀古,抒发感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是最欣赏扬州的诗人,他歌咏扬州的诗篇,表现出了卓越的鉴赏水平。假如今天杜牧再来扬州,看到古都今天的残破荒凉,一定会感到十分震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纵然有当年写“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有当年写“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那样春风得意的文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心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夜晚,作者还在月下徘徊,杜牧《寄扬州韩绰 判官》一诗中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凄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桥下江中波涛激荡,显得十分清冷、空寂。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想那桥边的红芍药,现在已经无人有心情来欣赏它们了,可是它们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它们究竟是为谁生长为谁开呢?

       本词用语凝练精警,诗意含蓄,即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化用杜牧诗句信手拈来,浑然一体,不留斧凿痕迹。既揭示了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一隅有所谴责,是一首反映现实比较深刻的作品。

       作者:

       姜夔(约1155~122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屡试不第,飘泊四方,以布衣终。精通音律,善自度曲。词作音调谐婉,语言精美,清妙秀远。他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词人,其作品对后世词人均深有影响。有《白石道人歌曲》留世。

       注释:

       姜夔在这首《扬州慢》中一共化入了杜牧的四首诗:

       ① 竹西佳处:“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扬州禅智寺》)

       ②青楼梦好:“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③纵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④二十四桥仍在:“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那么《扬州慢·淮左名都》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注释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著名的都会。

        ⑼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⒀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今天关于“姜夔扬州慢原文”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