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_诗词带解析

zmhk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_诗词带解析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关于夏天的古诗和赏析2.唐宋诗词名句鉴赏

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_诗词带解析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夏天的古诗和赏析

2.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3.野望用典的诗句并赏析

4.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是什么?

5.经典诗句赏析

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_诗词带解析

关于夏天的古诗和赏析

       篇一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鉴赏及赏析: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在山中,天气更凉爽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句中通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篇二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鉴赏及赏析: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中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薇满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诗人。在这盛夏骄阳下的山亭的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满架蔷薇”,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另外,“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不无关联,若没有微风,蔷薇花香就不会飘过来,诗人自然就不知道还有“满架蔷薇”。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篇三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鉴赏及赏析:

       作者选取了一个别致的角度: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虽然韵调和含义不及春、秋两曲,但满是甜蜜。云雨收罢,楼高气爽,绿树成荫,垂于廊道屋檐,微微颤动,极尽可爱。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纱,隐约见到一个身着罗纱、手持香扇的女子躺在纱帐中的藤席上,扇子缓缓扇动,女子闭目假寐,享受夏日屋内的阴凉,那模样美得令人心动。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躁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

       《天净沙·夏》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小令。此曲运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作者特意选择雨后的片刻,将夏日躁动的特征,化为静态:云收雨过,绿荫低垂,就给人一种清爽、恬静、悠闲的感受。第三,与白朴的《天净沙·春》一样,这首小令也可以看作是从楼上女子的角度来描写的。不过,在《天净沙·春》中,作者着重突出的是作品中“人物”的视觉和听觉,而这首曲子突出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楼高水冷瓜甜”,正是这一具体情景下的独特感受。

       篇四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鉴赏及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层递自然,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篇五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鉴赏及赏析:

       通常的回文诗,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回文诗尽管只有驾驭文字能力较高的人,方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宋词中回文体不多,《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

       篇六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鉴赏及赏析: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第一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篇七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客中初夏》

       宋代: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鉴赏及赏析:

       诗人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诗人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诗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诗人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四月清和雨乍晴”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通过描浅白的语言,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读者的视野。

       “南山当户转分明”描述了下过雨后,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青翠怡人了。诗人调动读者熟悉的景物布置了一个清明和暖的气氛,使整首诗充满了雨和夏的味道。

       “更无柳絮因风起”通过描述眼前没有随风飘荡的柳絮这一情景。这句是有寄托的,寄托出诗人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

       “惟有葵花向日倾”指出了向日葵向着太阳开放这一景象,也是有寄托的。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

       整首诗描述了变化的画面,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愿诗人本人“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

       篇八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鉴赏及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诗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著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

       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篇九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鉴赏及赏析:

       此词表现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组成一幅幽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为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写人写景细腻精致,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诗词鉴赏# 导语小年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这天晚上的习俗是家家户户的均行“祭灶神”的仪式,送灶王升天。下面 考 网就给大家分享下描写小年的诗词和赏析,欢迎阅读!

        描写小年的诗词篇一

        《献寿》宋·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赏析:在小年这天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因为过一天之后灶神要上天去拜见玉帝,所以要好好恭送灶神上天,求他上天多言好事,带回吉祥。这首诗前二句写了灶神的相貌,后二句写了祭灶的活动。

        《祭灶词》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赏析: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首诗就详细的描写了祭灶神的食物的丰富以及“男儿酌献女儿避”等民间传统。

        《小年》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二十四日(宋·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赏析:这两首诗写在小年时,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是文天祥当时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的地方。节日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在这两首诗中一览无余。

        《庚子送灶即事》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赏析: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杀黄羊祭灶的风俗自汉代流传下来。”瓣香”是佛教用语,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而这一炷香也需要典当衣物才可以获得。这首诗写出了贫苦人家过小年时候家中贫困带来的窘迫。

        描写小年的诗词篇二

        《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宋)刘克庄

        吾尝评论齐物,未知彭殇孰贤。

        蒙庄略晓些子,分别小年大年。

        《华严知客寮》

        (宋)刘克庄

        檐外苍榕六月秋,小年来此爱深幽。

        坏墙萤出如渔火,古壁蜂穿似射侯。

        涉世昏昏忘旧话,入山历历记前游。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疏钟起暮愁。

        《雨夜南堂独坐》

        (宋)陆游

        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

        故人欲尽谁与娱?独坐默诵小年书。

        北风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湿。

        凤皇览德乃下集,可怜飞萤常熠熠!

        《旅舍偶题》

        (宋)陆游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

        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

        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

        《冬夜读书》

        (宋)陆游

        茂陵病後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古寺老松》

        (唐)齐己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

        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观项信水墨》

        (唐)方干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使东川·汉江上笛》

        (唐)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醉眠》

        (宋)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黄龙寺》

        (清)闵麟嗣

        万木乱参天,孤峰对铁船。

        客因看画至,寺以伏龙传。

        宝笈悲前代,薄团坐小年。

        松花吹不定,半落讲堂边。

        描写小年的诗词篇三

        《祝二岩》

        (宋)戴复古

        仆本山野人,渔樵共居处。

        小年学父诗,用心亦良苦。

        搜索空虚腹,缀缉艰辛语。

        糊口走四方,白头无伴侣。

        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

        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

        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

        遍参百家体,终乃师杜甫。

        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

        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

        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

        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二严我所敬,二严亦我与。

        我老归故山,残年能几许。

        平生五百篇,无人为之主。

        零落天地间,未必是尘土。

        再拜祝二严,为我收拾取。

        《失骏子》

        (宋)姜特立

        舐犊情何限,亡羊意易迷。

        聊为暮景玩,遽与小年齐。

        涨乳空宵哺,深闺失晓啼。

        已知真幻泡,感至一悲栖。

        《绮阁吟嘉州李使君命官妓段倩乞诗席上为赋》

        (宋)李新

        秋风瑟瑟吹帘旌,浪英碎玉秋渚平。

        绮阁美人抱明月,坐洒银钩锥画雪。

        神情何似卫夫人,小年学歌风挽云,

        锦囊乞句苦不早,种树江南今亦老。

        阁中璧月闲摇空,美人巧笑开芙蓉。

        凌波莫背栏干立,郑帘但放余霞入。

        茂陵白马何时归,江北枫花处处飞。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李士谦》

        (宋)林同

        杀生非孝也,人未必云然。

        绝口杀害语,君看自小年。

        

野望用典的诗句并赏析

       李白 (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杜甫

       (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寄情于物,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痛心情。

       (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写景寓情,展示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隐寓凄凉之情。

       白居易

       (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运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绘春天江南万紫千红的绚丽景色。

       (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王维

       (十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通过“直”“圆”二字,以简洁的线条配合,描绘出了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汉江临眺》赞景用典,以襄阳守将山简自喻,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杜牧

       (十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评史抒怀,一改传统看法,慨叹英雄成名需要机遇,流露抑郁之情,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十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鞭挞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作者对唐王朝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隐忧。

       李商隐

       (十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运用比喻和谐音展示了恋人间生死相伴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现多用来赞颂追求事业者的奉献精神。

       (十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将来与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亲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刘禹锡

       (十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十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一改古人悲秋之调,盛赞秋天的美好。寄予作者虽遭改革的失败,仍不气馁的精神。

       李贺

       (十九)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以设问句式,昂扬的激情,尽抒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之情。

       (二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岑参

       (二十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冬雪,极富浪漫色彩,形象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壮美,让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现了诗人的惊喜和好奇。

       王勃

       (二十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主旨句,以说理来言情,体现了旷达爽朗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离别之伤感一扫而光。

       孟浩然

       (二十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由近及远,抓住青绿之色写出山村风光的清幽恬静和盎然生气。

       王昌龄

       (二十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以互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古代边关图。隐含对战争不息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含江的诗句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含云的诗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含别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含亲情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含乡情的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唐诗宋词的名句,作者及出处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1、邕江,水名,在广西。2、广西南宁的别称。)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施耐庵《水浒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张养浩《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

       冯梦龙《警世通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魏子安《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苏轼《醉睡者》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脁tiao:古书上指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蒿hao: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刘希夷《代白头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耽dan:沉溺;入迷:耽玩/耽于幻想。)

       贾岛《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宋真宗《励学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叶绍翁《游园不值》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1、 晏殊《蝶恋花 榄剪愁烟兰泣露》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 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 辛弃疾《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所谓: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酹lei: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苏轼《江城子》 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欧阳修《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李白《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扪men:按;摸:扪心)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杨大元《登楼诗》 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是什么?

       1. 关于野望诗句的赏析

        关于野望诗句的赏析 1.王绩的古诗 野望的鉴赏和赏析

        王绩●野望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

        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

        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

        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

        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

        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

        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

        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

        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

        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

        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

        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

        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

        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

        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

        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

        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

        《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

        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

        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

        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

        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

        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

        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

        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

        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2.关于《野望》(王绩)一些赏析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马~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答案:

        1、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关于“采薇”,你得知道: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薇,是一种植物

        关于王绩,你得知道: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仕三隐。以琴酒诗歌自娱。)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通过追怀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认为只有他们是和“我”同类的。

        表达了诗人带着不满于社会黑暗,不愿意堕身委服于现实名利之心退隐山林,然世人无有同自已志同道合的,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和苦闷惆怅之情。

        3.古诗野望的赏析文子300字

        秋天的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广阔的平野中遥望远方,看到的是一片浓郁的秋色:大树披上了金黄的叶子,小山穿上了光彩流离的余晖,放牧的人们赶着牛群回家,猎马也都带着鸟兽归来,可是作者却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总感受到孤独抑郁,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杜甫诗 野望赏析

        1,叙述。2,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 ,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家国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5.野望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仰郁的心情.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6.《野望》全诗和解释

        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

        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

        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尾联,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百度百科-野望。

        7.《野望》诗中的重点句是哪句话

        (唐)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可是,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有人评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正深得本诗的主旨.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我觉得这篇赏析不错,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这首诗的重点句应该是尾联.)。

        8.关于《野望》(王绩)一些赏析1.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马~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答案: 1、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关于“采薇”,你得知道: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薇,是一种植物 关于王绩,你得知道: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仕三隐.以琴酒诗歌自娱.)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通过追怀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认为只有他们是和“我”同类的. 表达了诗人带着不满于社会黑暗,不愿意堕身委服于现实名利之心退隐山林,然世人无有同自已志同道合的,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和苦闷惆怅之情.。

经典诗句赏析

       古诗鉴赏和赏析:

       鉴赏是指从古诗诃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掌握了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要领,就能很好地理解和阅读古诗词,提高的赏析能力。

       古诗赏析是从个人对古诗词情感角度进行理解和个性化解读,表达自己的对古诗词独特的观点审美进行分析。

古诗原文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后两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1.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2.潭面——湖面。潭,水很深的湖。

       3.色——一作“翠”。

       4.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秋夜是最晴朗的,秋月是最皎洁的,秋水是最平静的。诗人这次来观赏洞庭湖的风光,正是在一个清秋月夜,而且是水面无风的时候。可以想象,呈现在他面前的,会是怎样一片宁静、和谐的湖光月色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说:这很像是还没磨光的镜面啊!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

       诗人又将视线移向远方:洞庭湖心,青山一点,那就是自古闻名的君山了。这么苍翠,这么小巧,蹲在皓月清辉的水面上,正好似白银盘里的一只小青螺呢!

       这首山水小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好了,今天关于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诗词解析及赏析大全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