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饮酒陶渊明赏析_饮酒诗词鉴赏

zmhk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饮酒陶渊明赏析_饮酒诗词鉴赏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饮酒陶渊明赏析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饮酒陶渊明赏析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1.陶渊明饮酒诗赏析2

饮酒陶渊明赏析_饮酒诗词鉴赏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饮酒陶渊明赏析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饮酒陶渊明赏析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2.饮酒的赏析

3.陶渊明《饮酒》解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饮酒这首诗刻画了作家怎样的文学形象

5.《饮酒》的赏析,要每一句都有的

6.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饮酒陶渊明赏析_饮酒诗词鉴赏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本诗“乐而不*、哀而不伤”的意境似乎都有,然则通观陶渊明的现实生存状态,却是假戏真做,在现实生活中最终颓废,坠入生活窘迫、进退两难的现实深渊。这是道家无为学问被儒家进取学问取代的根本原因。

       酒壮行色,乾卦用的纯九,孔子说,阳卦多阴,此阴在‘勇气、硬气、英气’,敢于博弈、敢于赢得一切困难,那才是君子的精气神,那是内心启发出的永恒的勇气、硬气、英气。

       ‘彤弓’的哲音有‘共同’之意,这也反映了孔子学问的精髓,建立在依靠价值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基础上。陶渊明自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记不起儒家的经典吗?不是,那是永远失去出仕的机遇了。

饮酒的赏析

       《饮酒》中“心远”一词是全诗的诗眼,它统摄全诗,不仅对前三句作了总结性的说明,而且开辟了后半首的境界,正因为“心远”无世务缠身,所以能够于东篱下独自采菊,于闲暇中望山,得见群鸟于夕阳中还山的美丽景色。

       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山的启迪,给诗人以感触,陶醉于心领神会之中,不须多言,也无必要多言.这些都因为“心远”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

       原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扩展资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

       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

       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

       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

       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即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陶渊明《饮酒》解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解释赏析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陶渊明的《饮酒》解释赏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饮酒·结庐在人境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饮酒这首诗刻画了作家怎样的文学形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饮酒诗是陶渊明仅存的116首五言诗中最能代表其个人思想的一首,饮酒这个题目下一共有20首诗,传唱得脍炙人口的也是这一首最胜.其实,这首诗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并不出名,也不为人所共赏,因为在那个诗歌只能被运用在歌功颂德和表达志向的年代,这是一首“划时代”的诗.

        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境的生活是“车马喧”的,是无奈的;二是,作者的“在人境”与旁人的“在人境”不同,是没有车马喧嚣的.接下来作者将视角放到第三人称的角度,反问:“为什麽别人避开‘车马喧’,而你就能做到这样呢?(问君何能尔)”回答是:“处在远离喧嚣的心念之中,当然就少有车马的烦劳了,进而似乎连原来就在‘人境’中的居所也变得偏僻起来.(心远地自偏)”

        再来就是描述了在这样的心境中,生活也是恬静而悠然的,这是全诗最为人称道之处,用了两个地点,两个动作,把一种神仙般脱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点画得令人不尽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中气象,无论是早上还是黄昏,都是让人舒爽的.夕阳之下,在如此让人舒爽的气象之中,飞鸟结伴归林,再承接上文中描述的悠然地采菊、眺望南山的生活,作者觉得似乎这裏就包含著人生的至理,但再去细细追寻,却又无迹可辨了.

        这首诗很美,美就美在全诗没有一处是生硬的,这是完完全全纯自然地、无意识地在描述著作者的人生追求的一幅画面,但更妙的是连作者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无我,也是一种对“天人合一”的最佳诠释.

《饮酒》的赏析,要每一句都有的

       《饮酒·其五》这首诗刻画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形象。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这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饮酒》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饮酒》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扩展资料:

       原文:

       饮酒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今天关于“饮酒陶渊明赏析”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