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新闻 诗词新闻

诗人杜甫的简介

zmhk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诗人杜甫的简介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诗人杜甫的简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杜甫生平简介2.杜甫生平简介1000字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所

诗人杜甫的简介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诗人杜甫的简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杜甫生平简介

2.杜甫生平简介1000字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所指的人是谁?

4.杜甫简介10——20字

5.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平简介

诗人杜甫的简介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出生于河南巩县,少年时期家境贫寒,曾多次辗转流浪。后来,他在长安结识了王之涣、王维等诗人,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之路。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而著称,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成长经历

       杜甫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小的吏员,家境十分贫困。杜甫从小就十分聪明,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只能在家里读书。后来,他到了长安,结识了一些文化人士,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之路。杜甫的诗歌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著称,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创作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独特,他的作品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著称。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往往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杜甫的代表作品

       杜甫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登高》、《赤壁》、《春望》等。这些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够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登高》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赤壁》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赞颂,《春望》则是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关注。

       杜甫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思想深刻,艺术性强,能够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对后世的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杜甫生平简介1000字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基本信息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1],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所指的人是谁?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初唐有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了长安,后又去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了第,故终生未成进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杜甫简介10——20字

       指的是唐朝大诗人杜甫。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是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撰书的一副对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扩展资料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参考资料: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百度百科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中国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出生北方大士族,家境优越,因此生活比较富足,自幼很顽皮,但也非常好学,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公元731年,杜甫十九岁,出游郇瑕,次年又漫游吴越。数年后回到故乡参加?乡贡?,后又到了洛阳,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最终都没有考上。

        杜甫在洛阳的时候与李白相遇,二人相见恨晚,一起度过了一段寻仙访道、谈诗 论文 的日子,分别后回到了长安。杜甫一生心系祖国,忧国忧民,但随着唐玄宗统治越来越腐败,而他的仕途也一直不顺,使得生活逐渐陷入贫困之中,他的小儿子是被饿死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更是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与李白一样,杜甫的一生坎坷曲折,幼时虽生活富庶,但中晚年穷困潦倒,他心怀 天下 ,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 政治 理想,但仕途不顺。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所以才令杜甫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诗词风格多样,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巨变,反应了社会矛盾与百姓疾苦,对中国的诗歌有着非常深远的发展。

        公元778年,杜甫思乡心切,想要乘舟回乡,但一路颠簸异常,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小舟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妻子是谁

        杜甫的妻子为杨氏,史料中并没有关于杨氏的具体记载,遂我们并不知道杨氏的全名,只知其为弘农县少卿杨怡的女儿,在当时杜甫与杨氏两家门当户对,杨氏比杜甫小了十来岁。

        杜甫在三十岁的时候暂停了漫游,回家迎娶了杨氏,他虽为诗圣但并没有用过多笔墨描绘其妻。而我们从杜甫诗歌等文章中可以看出杨氏乃为贤妻良母,是个贤惠聪明的女子,一直在杜甫身后默默的支持他,彼此不抛弃,相濡以沫。

        据资料可知杨氏为杜甫生下八位子女,而他们的幼子因饥饿夭折。杨氏乃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杜甫一心报国,只能留下妻子离去,当时逢?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便将妻子安排在羌村,自己则北上。杨氏便只能独自在那贫困的条件下抚养他们的孩子,一边等着杜甫安全归来。

        在杜甫诗《北征》中描绘的是杜甫回家探亲的所见闻和感慨家困情形,曾如此写道:?妻子衣百结?、?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由此可看出杜甫妻子杨氏在杜甫不在家的时日生活极其困苦,而杜甫在《羌村三首》中曾如此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表明战乱中杨氏无时不在思念杜甫,两人得以相见,竟然以为是在做梦。

        而《北征》也曾描绘杨氏得知杜甫即将回来,可以打扮一番,而他们的两个小女儿也学者妈妈的模样打扮,将脸蛋涂的乱七八糟,可见他们在此当时的条件之下,家庭也甚是和睦。

        后杜甫病逝,杨氏因无力下葬,便将棺材置于岳州,带着孩子们回洛阳,之后不久便去世,后得子孙将他们合葬在故土。

        陈与义诗宗杜甫

        陈与义诗宗于杜甫,主要是他后期的诗作更加能够反映出来,特别是他的诗律,很多杜甫的诗作的特点,可以说是神形都具备了。之所以他与杜甫相似,除了有模仿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头他们的生活经历十分相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遭遇大了很大的挫折,他逃难到了成都,再没有机会回到了北方的故土,十分伤心,很少有这样的遭遇。陈与义也经过了相似的遭遇,他亲身经历过靖康之难,也深刻体会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心情,虽然在遭遇困难的程度并没有杜甫那么严重,而且之后在南宋时期他也当了官成为了朝廷的一员,但他对于流离的生活和感悟跟杜甫却又十分相似,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不得不说有杜甫的影子了。

        前任认为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与杜甫的《登高》有着相近的特点,与《杜甫诗三首》相互比较,也能够从中看出陈与义的诗有杜甫的风格。他的诗跟杜甫的诗一样,都非常注重字句的联系和融合,也非常擅长与描写和议论,其他的比如像描写景物的时候多是雄伟壮丽,埋在抒情的时候慷慨豪迈,音律响亮透彻,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然而,如果仅仅是模仿杜甫,那么也就不能成就陈与义的地位。所以,除了模仿之外,更多的是变化,他注重从自身出发,结合自己的感情进行抒写和创新,有了自己独有的陈氏风格。

       猜你感 兴趣 :

        1. 杜甫的生平事迹介绍

        2. 杜甫的生平简介及作品

        3. 有关杜甫的励志故事

        4. 关于杜甫的有趣的励志故事

        5.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什么诗人

        6. 诗人杜甫生平有哪些事迹

       好了,关于“诗人杜甫的简介”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杜甫的简介”,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