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李商隐咏史诗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李商隐咏史诗       如果您对李商隐咏史诗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1.李商隐为什么要不吝笔墨,连篇累牍地写作咏史诗呢?2.马嵬(李商隐)的主旨以及写作手法3.感慨怀才不遇的李商隐,把伤心事写成了哪首诗

李商隐咏史诗

       如果您对李商隐咏史诗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1.李商隐为什么要不吝笔墨,连篇累牍地写作咏史诗呢?

2.马嵬(李商隐)的主旨以及写作手法

3.感慨怀才不遇的李商隐,把伤心事写成了哪首诗?

4.李商隐《梦泽》原文及翻译赏析

5.李商隐关于历史的诗有哪些

6.马嵬李商隐翻译

李商隐咏史诗

李商隐为什么要不吝笔墨,连篇累牍地写作咏史诗呢?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作总数大约600余首,其中咏史诗便占了80多首。这在他之前的唐代诗人中是少有的。这些咏史诗就其思想内容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咏史怀古,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二是借古喻今,曲折地表达了他的一系列政治思想;三是借题寄慨,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

       如问题所述,李商隐为什么要不吝笔墨,连篇累牍地写作咏史诗呢?这与诗人的家庭出身、所处的时代、政治抱负、个人的遭遇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01?唐文宗时期衰颓的政治局势和836-838年李商隐遭受的打击,使他开始了咏史诗的创作

       李商隐的家庭原是唐宗室。据他在《请撰仲姊文状》中自叙,其家也曾有过“代继德礼,蝌联之盛,著于史牒”的家史。但后来家道衰落,他的祖父、父亲都只做过县尉县令等下层官吏。因此,诗人说自己属于“簪组末流,邱樊贱品”。

       在他10岁时,其父病故,他处在“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的窘境,从他17岁起直到25岁,他一直依附于令孤楚和崔戎幕府。这种寒门庶族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使诗人早有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凌云寸心”。

       文宗朝正值诗人的青年时期,也正是他积极追求功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竭力奋斗的时期。可是,此时唐王朝的黄昏时期已经到来。821年,河北三镇复起之后,藩镇更加跋扈。唐中央朝廷或“经岁不问”,或“不必计其顺逆",反给加官,甚或下嫁公主以求表面的臣属关系。即使偶有征讨,腐朽的唐军军纪败坏,将领虚报战功,以邀厚赏。

       正如诗人在《随师东》中揭露的“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唯是极孙歆”。藩镇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不但战事发生的沧州“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户存者什无三四”,就连唐朝中后期所依赖的主要经济基地江淮也“为之耗弊”。

       与此同时,宦官更加专横。特别是太和九年“甘露之变”以后,宦官借机大量屠杀朝臣,造成了“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的恐怖局面。时局越是逆厄,统治者越要残酷压榨劳动群众。正如诗人所写:

       “国蹙赋更重,人稀役更繁。”

       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产。837年冬,诗人从兴元返回长安,途中目击京畿地区的情况是他在《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所说的: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尽管唐朝的大厦将倾,838年以前,年轻的诗人仍然饱含着欲回天地,力挽唐朝危局的政治热情。他幻想着贤臣秉钧,官清吏善,无战争骚扰,人民安居乐业的“贞观盛世”在晚唐出现。

       他写了《随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直接揭露时弊的咏史诗歌。在这期间,他虽科举两次遭到失败,但仍然希望通过仕进道路,接近皇帝,为拔除唐朝衰颓祸根:“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谤沱污紫宸。”

       从对时局的看法来说,诗人目睹蒲镇骄横,宦官专权日甚一日,正直人士相继遭受贬逐等活生生的事例,尤其是目睹“甘露事变”后宦官大量陷害朝臣的惨景,已经认识到要挽回唐朝的危局,是很难办到的。

       因此,他在愤怒抨击弊政的同时,对时局产生了“荆棘铜驼”的隐忧,发出了“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忌未多”的感伤哀叹。他已明白在“九重黯巳隔”的情况下,自己挽救危局的主张无法陈述,只好“涕泗空沾唇”。

       从个人遭遇方面来说,怀才不遇的遭遇,使诗人在遭受压抑进行控诉的同时,也产生了失意苦闷的感伤心情。因此23岁落第后,一度“学仙玉阳”。此时写的《东还》借学仙寄慨道: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寻旧师”。

       正当上述对时局激愤而又感伤,对科场功名竭力追求而又失意惆怅的复杂矛盾在诗人头脑中交织发展的时候,他于837年虽中了进士,但在隔年的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被牛党因婚姻之故,斥为“背恩”,从已录取的名单上钩销了。

       839年诗人应吏部考试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遭牛党排斥,外调为弘农尉。这时,黑暗冷酷的现实和屡次的挫折给年轻而富于政治热情的诗人的打击是够沉重了。

       他在《安定城楼》中愤恨地指斥排挤他的党人,“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夗雏尽未休”,他在《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苗》中,凄婉地唱道“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他在《有感》的“中路因循我所长”中,进一步认识到,处在唐朝的黄昏时期,处在党争夹缝中,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是“强安蛇足”,极为失望地哀叹“古来才命两相妨”。

       此时,较之以前,原来对黑暗腐朽势力敢斗争的精神减退了,直接抨击时政的作品减少了;对唐王朝命运的忧愤感伤,及怀才不遇的苦闷傍徨的作品增多了。但是,诗人“殷浩当世之心机”并没有泯灭。

于是,他便把对腐朽势力的揭露鞭打,把怀才不遇的苦闷,通过吊古咏史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始了他的咏史诗创作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段时间里,诗人于838年写的《漫成三章》以何逊自喻,抨击了牛党对他就婚王氏进行的谗毁;839年写的《自贶》用陶渊明的故事,抒写了自己不与腐朽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傲岸孤直的斗争精神,840年写的《咏史》借对唐文宗励精图治无成的哀叹,暴露了晚唐“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的颓唐之势,表达了诗人忧困忧时的心情。

在这一段时间里,诗人的咏史诗数量虽不多,但在内容上和基调上都对以后写的咏史诗起了开端和奠基的作用。

02 武宗朝政治上的起色和诗人的处境,使咏史诗的创作转入了下降阶段

       武宗李炎为人“沈毅有断”。他任用李德裕为宰相,做出了一些改革弊政的成绩。并启用出身草莽,屡立战功的石雄,在843年春在杀胡山大破回鹘,北部边疆获得了暂时安宁。

       对于宦官专权,武宗也略有节制。844年打击了藩镇刘稹,平定了泽、潞五州。武宗朝政治上的起色,改变了李商隐对唐王运的失望态度。从而,又唤起了他的政治热情。

       加之,843年,他又做了秘书省正字,对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又充满了信心和幻想。后来诗人因母丧退居在家,也深为“身闲不睹中兴盛”而感到遗憾,急于为国建功立业之情跃然于笔端,足见他那时政治热情之高。

正因为如此,诗人直接揭露痛斥国家衰亡祸根,表现自己政活主张的创作进入了高潮阶段。这时他写的《哭刘蕡》、《哭刘司户蕡》、《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登霍山驿楼》等,皆是深沉激愤、痛快酣畅之作。

显然,在此时写作以曲折见忌的吊古咏史诗,从主观和客观上讲,都没有必要了。从确信的编年诗来看,841至844年,诗人连一首咏史诗也没有写。

       但是,武宗朝也存在着不少弊政,特别是武宗本人宠女色、好游猎,后期更加热衷于求仙服丹,奢望长生不死。李商隐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他的政治抱负是挽救危局,实现国泰民安。而武宗后期的作为,又与诗人的政治抱负发生了矛盾。对于当时皇帝,他不好直接抨击,于是便采取咏史的方式,以托讽意。

       所以,从845年冬到846年,李商隐的咏史诗每篇都与讽刺皇帝求仙有关。如《汉宫词》、《汉宫》、《茂陵》、《瑶池》、《过景陵》、《华岳下题西王母庙》等。

03?宣宗朝更加腐朽黑暗的政治和诗人多方面的不幸,使咏史诗的创作又进入了新阶段

       宣宗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更为嚣张,牛党得势,残酷打击李党,朝政处于混乱之中。宣宋又“务反会昌之政”,把唐王朝颓亡的祸根再加深了一步。

       另外,宣宗还一反武宗扭转钱重物轻的措施,恢复了中唐“两税法”实行以来钱重物轻的积弊,使农民受害更深。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鸡山、湖南等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此间种种,又将李商隐在武宗会昌年间焕发出的希望与理想击碎了,使他沉浸到“金刀历数终"的忧愤感伤之中。

       此时在个人遭遇方面,未入党局的李商隐又受到执掌大权的牛党人物的排斥。他不久就离开了秘书省,宣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诗人一直给人充作幕僚,后虽被荐为盐铁推官,但终生坎坷,抑郁不舒。再加上851年,多才多情的妻子王氏病故,孤寂、幽伤又折磨着诗人。他在《樊南乙集》自叙说:

       “五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

       此时,在内外压力下,诗人的心境,在《写意》一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愤怨惆帐、凄惋悲凉地道: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但是,巨大的压力,并没使李商隐忘怀时世。如在《杜工部蜀中离席》的“雪岭未归天外仗,松州犹驻殿前军”的诗句,表现了对国事的密切关注;家庭的不幸,也没有使诗人堕落,“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说明诗人壮心不已,仍渴望用世,施展抱负。对于污浊的政治环境,诗人则以“高松出众木”为喻,表现了孤直傲岸,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正是由于诗人处在目睹唐朝的行将灭亡,义不忍其灭亡,想匡国治弊,却屡遭排斥的矛盾之中。在诗人看来,自己大声疾呼,直接指陈时弊已没有必要和可能了;但是,诗人又不愿逃避现实。于是,把自己进步的政治思想,通过总结历史上的亡国教训,针对现实曲折地表现在咏史诗里,便成了李商隐后期从事政治斗争的主要手段。

       因而,这一时段咏史诗的数量质量、广度深度都超过了过去,形成了他的咏史诗的高潮阶段。最能代表这一段特色的咏史诗有:《梦泽》、《题汉祖庙》、《隋宫》、《南朝》、《筹笔驿》、《宋玉》等。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李商隐的咏史诗是晚唐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是诗人特殊遭遇的产物,是诗人错综复杂的思想矛盾的表露。

马嵬(李商隐)的主旨以及写作手法

       三年为刺史二首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故事再生: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杭州做刺史三年,在任期间,

       他兴修水利,发动百姓筑垒湖堤,把西湖整治得山青水绿,同

       时对湖水进行合理的蓄放,大批农田受益,杭州百姓的生活渐渐

       富庶起来。皇帝知道了白居易的功绩,就把他调回长安(今西安)

       另有新的任用。白居易要离开杭州的消息传到百姓的耳朵里,大家

       心里很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离开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

       糕点,到西湖边来送别。百姓们在西湖边等,但是没有听到鸣锣喝

       道的声音,也没有看到抬着大箱小箱的行列。过了好一阵子,才见

       白居易骑着一匹马,从西湖西边的天竺山缓缓而来,随从抬着两片

       天竺石在后面跟随。百姓们拦住白居易,泣不成声地送别这位父母

       官远行。白居易一路走来,一路与百姓话别,心中十分感动。自己

       在杭州为官三年,坚守了清苦的生活,不肯收受贿赂而为杭州做出

       了一些实事。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再看到这湖光山水了,临

       别之时,我只有前往西边的天竺山取来两片石头作为纪念。这石头

       在我心里价值千金,希望不会损坏我的清白吧?于是,他在马上吟

       咏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

       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咏 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遇南薰曲,

       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 史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何处有龙蟠?

       提起李商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那使人迷离情醉的爱情诗篇。其实,诗人那些并不为人关注的咏史诗,也是一生爱国的诗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中的巨擘。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颇高。就内容而言,有政治诗、咏史诗、写景咏物诗和爱情诗几类。其中,咏史诗是诗人那璀璨诗卷中一颗尤为光彩夺目的明珠。

       李商隐的政治诗,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报效国家的志向;他的咏史诗则委婉而意蕴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国与民的深切忧患,以及因报国无门诗人那深深的落寞和惆怅。在诗中他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委婉表达。这是诗人的无奈和苦心。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崇尚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扩大了中国咏史诗的表现容量。诗人以他深重的历史责任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咏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内涵,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的新路,思想性和艺术性臻于和谐,在中国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可以说确立了一个里程碑。

       李商隐的诗独具风格,在中国五千年的诗坛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透过他的咏史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领略到婉转幽曲的艺术特色。使人们加重了对诗人的尊重和喜爱。

感慨怀才不遇的李商隐,把伤心事写成了哪首诗?

       《马嵬》主旨: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此诗咏叹马嵬事变。马嵬事变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商隐生活在晚唐那种国势颓危的氛围下,这不能不使他对历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识,对政治怀有更多的拯救情绪,对荒*误国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写下这组诗以达讽喻之意。写作手法:映衬、对比,夹叙夹议。

       表现手法:借古讽今、对比、叙议结合。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就没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也不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妃子呢?

       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扩展资料

       马嵬二首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白话译文

       其一

       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造反,叛军震天动地地杀到长安,无可奈何杀死宠爱的妃子,唐玄宗自己不久也抑郁死去。如果说唐玄宗真认为杨贵妃具有倾覆邦国之能,皇帝的玉辇为什么要仓皇地逃往马嵬?

       其二

       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嵬二首

李商隐《梦泽》原文及翻译赏析

       贾生

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当时李商隐在长安城中难以安生立命,无奈之下只能去藩镇担任幕僚,趁机躲开京城的权力斗争。李商隐才华横溢,朝中高官令狐楚收他为弟子,泾源节度使王茂元招她为女婿。遗憾的是,令狐楚和王茂元分属两个党派。李商隐被迫卷入党争之中,牛党和李党都觉得李商隐是?叛徒?,长安城里已经容不下他。本来李商隐是个隐忍的人,但屡次遭受迫害之后,他内心的痛苦实在无法排遣。当他主动出京寻找机会的时候,想到了贾谊。他觉得自己特别懂贾谊的无奈与悲伤,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贾生》。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商隐关于历史的诗有哪些

       梦泽原文: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梦泽翻译及注释

        翻译 悲风萧瑟吹拂著梦泽地区衰枯的白茅草,楚灵王荒*无道葬送了如花似玉的娇娆。谁也不知道能为楚王献舞的宫女有多少?她们费尽心机忍饥挨饿就为了拥有纤腰!

        注释 1.梦泽:楚地有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现今为洞庭湖一带。2.悲风:一说为秋季。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说为春夏之交,白茅花开之季。白茅:生于湖畔的白色茅草。周时楚国每年向周天子进贡包茅,以供祭祀时滤酒用。李商隐过楚地,故言楚物,另有一说是白茅象征著女性。《诗经·召南·野有死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3.楚王:楚灵王,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荒*无道之君。《墨子》:「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汉书·马廖传》:「传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娇:对美女的称谓,这里指楚国宫女。4.虚:白白地。宫厨:宫中的膳食。

梦泽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作者离开桂州北归,在湖南观察使李回幕中短期逗留,秋初继续出发,途经梦泽。梦泽此地在春秋时期是楚国属地,当时楚宫是一片轻歌曼舞的盛况,而现今看到的却是荒原上茅草在悲风中颤动,满目肃杀凄凉景象。对比之下,作者不由感概万分,遂写下此诗。

梦泽赏析

        李商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

       

        首先,开头的一句「梦泽悲风动白茅」写出了梦泽的荒凉景象。放眼望去,梦泽此地为一片茫茫的湖泽荒野。旷野上的秋风,吹动梦泽上连天的白茅,发出萧萧悲声。这旷远迷茫、充满悲凉萧杀气氛的景象,本来就很容易引发怀古伤今的情感。加上这一带原是楚国旧地,眼前的茫茫白茅又和历史上楚国向周天子贡包茅的故事有某种意念上的关联,于是为下一句诗做了铺垫。

        第二句「楚王葬尽满城娇」则道出了诗人所想,诗人由此荒凉的景色回忆起一连串楚国旧事,最熟悉的莫过于楚宫细腰的故事。楚灵王好细腰, 先秦 两汉 典籍中多有记载。但李商隐此诗却把范围却由「宫中」扩展到「满城」,为害的程度也由「多饿死」变成「葬尽」,突出了「好细腰」的楚王这一癖好为祸之惨酷。触景生情,「葬尽满城娇」的想像就和眼前「悲风动白茅」的萧瑟荒凉景象难以分辨了,这悲风阵阵、白茅萧萧的地下,也许正埋葬著当日为细腰而断送青春与生命的女子的累累白骨呢,相互对比下,更引发了诗人强烈的悲凄之感。楚王罪孽深重,成为这场千古悲剧的制造者。作者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楚王的罪孽是深重的,是这场千古悲剧的制造者。但诗歌如果只从这一点上立意,诗意便不免显得平常而缺乏新意和深意。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对这场悲剧有自己独特的深刻感受与理解。三、四两句,就是这种独特感受的集中表现。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由于楚灵王好细腰,这条审美标准风靡一时,成了满城年轻女子的共同追求目标。她们心甘情愿地竞相节食减膳,以便在楚王面前轻歌曼舞,呈现自己绰约纤柔的风姿,博得楚王的垂青和宠爱。她们似乎丝毫没有想到,这样的细腰曼舞又能持续多久呢。此时细腰竞妍,将来也难保不成为地下的累累白骨。这自愿而又盲目地走向坟墓的悲剧,比起那种纯粹是被迫而清醒地走向死亡的悲剧,即使不一定更深刻,却无疑更能发人深省。因为前一种悲剧如果没有人出来揭示它的本质,它就将长期地以各种方式不受阻碍地持续下去。所以这两句中,「未知」、「虚减」,前呼后应,正是对追逐细腰悲剧的点睛之笔。讽刺入骨,又悲凉彻骨。讽刺之中又寄寓著同情,这种同情包含着一种悲天悯人式的冷峻。

        纵观全诗,诗人将用笔的重点放到这些被害而又自戕的女子身上,并在她们的悲剧中发掘出同一性质的悲剧的内在的本质。因而这首以历史上的宫廷生活为题材的小诗,在客观上就获得了远远超出这一题材范围的典型性和普遍意义。人们可以从诗人所揭示的现象中可以联想起许多类似的生活现象,并进而从中得到启迪,去思考它们的本质。由此可见,此诗在这类题材的诗之中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非常可贵的。

        诗词作品:梦泽 诗词作者: 唐代 李商隐

马嵬李商隐翻译

       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遇南薰曲,

       终古苍梧哭翠华。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怀州河内人。在朋党倾轧的夹缝中,他仕途失意,潦倒终身,45岁抑郁而死。在诗歌艺术上卓有成效,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对宋初西昆体诗歌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说明:这首诗深刻总结了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道出了“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警句,很值得人们深思。果能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则廉洁之风必兴,国必强、家必盛。

       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的咏史七绝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些通过独特的艺术技巧,以暗喻寄托的方式表达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了李商隐咏史的独特风格。

       李商隐咏史七绝艺术技巧主要是:1、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和场景,叙议结合,以古鉴今;2、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在深婉含蓄的笔法中透露出辛辣的嘲讽;3、自出机杼,公故为新;4、借历史兴衰的变化,喻示历史演变的规律及教训,抒发沉重的历史感慨;5、精心选材,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窥全豹;6、善用、巧用典故。

       关键词:诗歌 晚唐 咏史七绝 李商隐 艺术技巧

       在晚唐诗坛上,能够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又能以细腻的情感方式,独辟诗歌艺术的蹊径者,李商隐是首屈一指的人了。

       李商隐一生经历了唐后期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和宣宗六代王朝,目睹了曾经繁荣强大的唐帝国无可挽回地没落和衰颓。李商隐出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最高统治者荒*无度,小人专权,国家社稷日趋衰落等忧心忡忡,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痛心,尤以咏史七绝最为突出。这些诗往往以暗喻寄托的方式写出,形成了李商隐咏史诗的独特风格。

       一、 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和场景,叙议结合,以古鉴今。

       面对着封建统治者的荒*无度,一心沉醉于酒色,不务朝政,国势日趋衰落,江山社稷飘摇欲坠。李商隐内心充满失望和痛心,对统治者十分痛恨,在当时,这种情感不便明言又不能不说,因此,李商隐只有追述历史往事。以此影射时事,以古鉴今。如《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其一)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其二)

       这两首诗中,诗人通过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而*亡国的历史事实,予当权者以一定的讽刺。《北齐书》记载: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破晋阳,然后向齐都邺城进军,北齐后主高纬被周师所虏,北齐于是灭亡。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件和场景,在叙述史实中生发议论,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中表现了深刻的寓意,以古鉴今。

       二、 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在深婉含蓄的笔法中透露出辛辣的嘲讽。

       在道教的传说中,西王母和周穆王、汉武帝和西王母都有爱情故事。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是神仙之道的迷信者,他们服食仙丹,祈求长生,传说周穆王还吃了西王母送给他的蟠桃和琼浆玉液,但最终谁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在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的爱情中,和求仙是分不开的。李商隐的《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就是依据关于他们爱情的传说,讽刺了他们求仙的虚亡与荒唐。在巧妙的构思中,诗歌的主旨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形象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揣摩中。在委婉的语言表达中透露出尖刻的讽刺意味,特别是诗歌的结尾以诘问的形式作结,更发人深思,余味无穷。再如《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诗歌借汉武帝祈求长生不死而迷信求仙却不知爱惜贤才的历史故事,讽刺了汉武帝的昏庸。武宗在会昌五年,于南郊筑望仙台,并且服食求仙。而诗人渴求仕进,常以司马相如自况,却无所遇合,因此对唐武宗的昏庸不重贤才极为不满。在诗中,诗人将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巧妙地纺织在一起,委曲婉转地讽刺了唐武宗,将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的内容委婉地表达出来,在深婉含蓄的笔法中透露出辛辣的嘲讽。这种写法,正是李商隐“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诗风的具体表现。

       三、 自出机杼,化故为新。

       在李商隐的咏史七绝中,也不乏翻新历史题材、化故为新的作品。据史书记载:贾谊曾被汉文帝贬往长沙,做长沙王太傅,后被汉文帝召回,在宣室召开他。两人谈话到深夜,谈得很投机,以致汉文帝竟把座席靠近了贾谊。许多文人将此作为君臣遇合的盛事而大肆渲染,而李商隐却独辟蹊径,“宣室求贤访逐,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紧紧把住汉文帝与贾谊宣室对“不问苍生问鬼神”之事,翻出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的议论。从此讽刺了汉文帝所谓的“求贤”和“访逐”,同时也寓讽了当代的帝王,从而含蓄沉地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四、 借历史兴衰的变化,喻示历史演变的规律及教训,抒发沉重的历史感慨。

       李商隐的咏史诗,往往不同于前人的托古述怀,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着眼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时政,评击时世。咏史七绝《吴宫》:“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开城。”此诗借吴王的宴罢沉醉和宫门深掩的寂静,寓示吴国将亡的征兆。吴国打败越国后,昏庸*佚,终致覆国。此诗就在侧面描写吴宫日暮的景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留给人们的是回味不尽的思索。再如《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白尽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此诗从眼前景象着笔,透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示三百年来从孙吴到梁陈定都于金陵的历史兴衰变化,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感慨,由此对统治者荒*误国给予一定的讽刺。

       其它的如: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齐宫词》)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楚呤》)

       五、 精心选材,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窥全豹。

       李商隐曾多次写诗,对隋炀帝荒*误国予以尖锐的讽刺和斥责,“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七律《隋宫》)隋炀帝当政十四年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行乐。从大业元年到十二年,曾三次游江都,每次都有带着数十万人,乘豪华龙舟,大小船队约二百余里长,给沿途百姓造成沉重的负担。李商隐揭露和斥责这一行径,往往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精心选材,如他的《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诗人从隋炀帝三次南游江都中抓住几个典型事件,在短小的篇幅中深刻揭露了隋炀普荒*奢侈,贻害人民的反动本质。在叙写中,作者从大处落笔,以虚实相间的概括笔法,收到了借一斑而窥全豹的艺术效果。像这种写法,在李商隐的咏史七绝诗作中并不少。

       此外,善用、巧用典故也是李商隐咏史七绝的又一艺术技巧。

       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咏史七绝是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上的代表性地位的因素之一。李商隐用自己的艺术实践为晚唐诗坛上添上了在整个中国诗史上都有毫不逊色的一笔。作为李商隐诗歌的主要形式,咏史七绝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马嵬

       作者: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注释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未卜:一作“未决”。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句:叙述马嵬坡事变。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此指牛郎织女故事。

       四纪:四十八年。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作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好了,今天关于“李商隐咏史诗”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李商隐咏史诗”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