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_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大字简体字

zmhk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_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大字简体字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_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大字简体字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1.2021-05-01

2.佛说:「世界即非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不焦虑的活法的修心目录

4.金刚经全文解释

5.“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么理解?

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_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大字简体字

2021-05-01

       补阙真言与补阙圆满真言有什么区别?念经后应念哪个

        两个真言区别不算大,都是针对诵经的功德,只是出处不同。

        华严经补阙真言

        南(nán)无(mo)三(sān)满(mǎn)哆(duō)。

        没(méi)驮(tuó)喃(nán)、阿(a)钵(bō)啰(luo)帝(dì)。

        喝(hē)多(duō)折(zhé)、折(zhé)捺(nà)弥(mí)。

        唵(ǎn)、叽(jī)弥(mí)叽(jī)弥(mí)。

        怛(dá)塔(tǎ)葛(gě)塔(tǎ)喃(nán)。

        末(mò)瓦(wǎ)山(shān)矴(dìng)钵(bō)啰(luo)帝(dì).

        乌(wū)怛(dá)摩(mó)怛(dá)摩(mó)。

        怛(dá)塔(tǎ)葛(gě)塔(tǎ)喃(nán)。

        末(mò)瓦(wǎ)吽(hǒu)、癹(bá)莎(shā)呵(hē

        唵 枳那枳那 怛他伽头 踟婆陛 珊隐底 婆啰底 乌陀慕 陀迷 唵萨陛梯 萨嚩(二合)诃

        南无三满哆没驮喃 阿钵啰帝 喝多折 折捺弥

        唵 鸡弥鸡弥 怛塔葛塔喃 末瓦山叮 钵啰帝乌

        怛摩怛摩 怛塔葛塔喃 末瓦 吽 癹莎诃

        达至托 嗡 知那知那 达他茄陀知婆必山 引底婆辣底 乌陀 木陀迷 嗡 萨必替萨缩喝

        此陀罗尼是普贤如来所说。经云:「若人诵此一遍,准诵龙藏中《华严经》上中下三本一遍」。何况常持。若能满十万遍,其人敏悟精微,洞彻一切教藏,至于福聚转障不可具说。普贤王如来(非普贤菩萨)为密教阿达尔玛佛(ati-buddha),乃金刚乘最极究竟,无上殊胜法教的宣演教主,由此可知华严法教、净宗法教与密宗红教大圆满法皆为理趣不二、殊途同归的成佛大法,愿行者珍视实修之。—出自《大正藏》第十九册页709下。

        区别:

        一、都是针对诵经的功德,只是出处不同 补阙真言又叫补缺真言。全名是“法华补阙真言”或“地藏菩萨补阙真言”,为梦授咒。《大正藏图像部》第四册中有记载。 这个真言是蜀郡静泉寺僧人道如,俗姓李,发愿读《法华经》一万遍。他的邻房也有一个僧人,死了七天又活过来,他说:见到地藏菩萨,还有冥官与随从也跟着一起来,问这个僧人:你与道如的房间相邻吗?他回答:是的。地藏菩萨说:道如持诵法华经一万遍已读满数了,但是漏阙很多,冥官不能收藏。你把这个“明”(补缺真言)给道如,每诵经一遍即诵此“明”三遍,所遗漏的文句就圆满如法了。补阙真言就是这样来的.

        二、补阙圆满真言又叫菩提场庄严心中心陀罗尼,出自《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这个真言范围大一些,可以增上念经的功德,读经文后加诵3-7遍。 经中说每日诵一百八遍,即见一切诸佛,寿命百岁远离一切疾病。等等

       

扩展资料: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

        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补阙详解:

        此真言可用于读诵完经文、咒语之后,怕有遗漏,可读诵此咒三遍。

        真言原文: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

        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补阙真言注音:

        nā mó hē là dá nà,duō là yè yē。

        qié là qié là。jù zhù jù zhù。

        mó là mó là。hǔ là,hōng。hè hè,

        sū dá ná,hōng。pō mò ná,suō pó hē。

        发音注解:

        南谟:也有的书写作“囊谟”。可读作“南无(nā mó)”,今人多读成南(ná拿)无(mó摩)。

        啰:各地多读成(là辣),此字与喇通假,喇,古读(là辣)。也有的地区读本音(luō)。

        怛:读音为(dá答)。

        那:读为(nà纳)。此字读音(nā、ná、nà、nuó…),是常用的多音字,读法较为复杂。

        佉:读(qié茄)为古音。另发音为(qiè切)。

        吽:读音为(hōng轰)。

        拏:读作(ná拿),“泼抹拏”中“拏”有的书中写做“挐”,其实“拏”和“挐”两字都是汉字“拿”的异体字,发音都为(ná拿),有的经书中甚至直接写成了“拿”字。也有的书里注音为(nú奴)。

        功德介绍:

        解说:此真言又称补缺真言。全名为“法华补阙真言”或“地藏菩萨补阙真言”,为梦授咒。——见《大正藏图像部》第四册页260下、276中。

        此真言是蜀郡静泉寺僧道如,俗姓李,发愿读《法华经》一万遍。至元和初遍数满。邻房有一僧,死经七日却活来云:见地藏菩萨,有冥司与卒等俱时至,问僧云:汝与道如邻房住否?答曰:然也。地藏菩萨云:道如持经一万遍满毕,然以漏阙至多,冥官藏不能纳之。汝持此明与彼道如,每诵经一遍即诵此“明”(指此补缺真言)三遍,所遗阙文句即得圆满如法。冥官摄受云云。

        在汉传佛教的补阙真言通常所用的是两个:

        ⑴、补阙圆满真言——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

        ⑵、补阙真言——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一般出家人诵完经后常用的是第二个。

        据现有文献资料,最早出现类似现在流通本所诵的“补阙真言”咒文如下(按翻译年代排列):

        一、唐 实叉难陀大师(652~710)译《百千印陀罗尼经》中的“百千印陀罗尼随心咒”。

        汉咒文是:

        唵 虎嚧虎嚧 社耶 目磎 萨婆诃

        梵文罗马拼音转写:om huru-huru jaya mukhe svaha

        咒文功德: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净信善男女等造塔之时,书此“陀罗尼句”置于塔中,便得具足造百千塔殊胜功德无异。-(《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886中)

        二、唐 一行禅师(683~727)撰的《北斗七星护摩法》中的“补阙真言”,请注意这是“整理式”的法本,并非来自“梵本转译”(即二手资料)。

        汉咒文是:

        唵 呼噜呼噜 佐野 保计伊 娑婆诃

        梵文罗马拼音转写:om huru-huru jaya mukhe svaha

        (虽然汉字作“保计伊”,极可能仍是mukhe此字,因为这是一行禅师编撰的法本,非来自梵本之译,恐有传抄之误!)-(《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458下)

        三、唐 不空大师(705~774)译《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中的“菩提场庄严心中心陀罗尼”。

        汉咒文是:

        唵 虎噜虎噜 惹野 穆契 娑 嚩诃。

        梵文罗马拼音转写:om huru-huru jaya mukhe svaha

        咒文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种植善根,修无上菩提道资粮者,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或善男子善女人净信善心者,应受持此陀罗尼,以此积集善根……复次金刚手第二校量福德,以少善根因缘,能成就广善根果报。……此陀罗尼能成办一切事业,能与一切悉地,能消灭一切罪障,所作一切事业通达无碍,应身器清净,澡浴着新净衣,每日诵一百八遍,即见一切诸佛,寿命百岁远离一切疾病。……真言教法悉皆成就,日满一切愿,由作此法先行成就。-(《大正藏》第十九册页674中)

        四、北宋 法贤大师( ~1001)译《佛说洛叉陀罗尼经》咒文中的最后一句。

        汉咒文是:

        唵 虎嚧虎嚧 惹野 目契 萨婆诃

        梵文罗马拼音转写:om huru-huru jaya mukhe svaha

        咒文功德:

        是陀罗尼难得值遇,由如诸佛,出于世间。阿难若有众生,得此陀罗尼能受持者,是人所获功德如持“洛叉佛”无异,能与众生成大福聚,能灭众生无量重罪。-(《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907下)

        五、至于发生在南宋 高宗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王氏诵《金刚经》所“梦感”的咒文只能供参考,毕竟它不是“原梵本对译”。

        记载中的“梦感”咒文是:“唵!呼呼,社曳穆契莎诃。”

        慧律法师着《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女人第九》(/larong/zyjs/ZangHanWenZouYin_2.jpg)

        咒文功德: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于《诺门普传真后集》中云:每晚课毕时,诵此真言七遍,然后回向,则日间所念诵之经咒能增加一千万倍功德。

        本咒梵文意义:

        据上面六种资料的整理,除王氏的“梦感咒”不算外,汉咒文大致都是相同译本,而藏本将“呼”嚧作“都”嚧,此乃藏音与梵音略异之处。行者若要依梵文应发成“呼”音,若要发藏音则念成“都”,请自行择取!

        本咒梵文试析:

        梵文罗马拼音转写om huru-huru jaya mukhe svaha

        注:huru字依不空大师之译是“速疾”。Jaya是“胜利,摧破”。Mukhe是“面目,口,门”。整句要表达的大略意思是:让你快速的成就,快速地进入胜利成就之门。(请注意:以上只是梵咒的字面大略意思,仅供参考。梵咒的义理是无量无边的,唯有佛与佛方能完全圆满证知)

        本咒功德说明:

        诺那呼图克图说:“诵此真言七遍,然后回向,则日间所念诵之经咒能增加一千万倍功德”,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勉励大家修法的一种“开示”,到底佛说的“经典”中有没有这样的“意思”存在 从汉文的经典记载来说,虽然没有说要念“七遍”或“三遍”,但是念这个咒语肯定是能增加修法功德,快速让你的修法容易成就的!下面再重整理一次“经典”对这个咒语的功德说明:

        ——书此“陀罗尼句”置于塔中,便得具足造百千塔殊胜功德无异。《百千印陀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886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种植善根,修无上菩提道资粮者……应受持此陀罗尼,以此『积集善根』……复次金刚手第二校量福德,以少善根因缘,能成就广善根果报。……此陀罗尼能成办一切事业,能与一切悉地,能消灭一切罪障,所作一切事业通达无碍,应身器清净,澡浴着新净衣,每日诵一百八遍,即见一切诸佛,寿命百岁远离一切疾病。……真言教法悉皆成就,日满一切愿,由作此法先行成就。《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大正藏》第十九册页674中)

        ——得此陀罗尼能受持者,是人所获功德如持“洛叉佛”无异,能与众生成大福聚,能灭众生无量重罪。《佛说洛叉陀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一册页907下)

        附录:《金刚经》另一版本的“补阙真言”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解说:《金刚经》所附的这个“补阙真言”全名应为“法华补阙真言”或“地藏菩萨补阙真言”,为梦授咒。—详见《大正藏图像部》第四册页260下,276中。

        记载如下:此真言是蜀郡静泉寺僧道如,俗姓李,发愿读《法华经》一万遍。至元和初遍数满。邻房有一僧,死经七日却活来云:见地藏菩萨,有冥司与卒等俱时至,问僧云:汝与道如邻房住否?答曰:然也。地藏菩萨云:道如持经一万遍满毕,然以漏阙至多,冥官藏不能纳之。汝持此明与彼道如,每诵经一遍即诵此“明”(指此补阙咒)三遍,所遗阙文句即得圆满如法。冥官摄受云云。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自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

       原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译文:此处所谓“相”,指表象和名相。意谓一切表象和名相皆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并不反映真实性,故曰“虚妄”;如果体认到所有之“相”都不是“本来面目”,那就把握了真理。故曰:“是实相者,则是非相。”

       达到这种认识程度并加以运用,就是“如来”,所以又说:“离一切相,则名诸佛”;“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此等“离相”、“非相”或“不住于相”,亦通称“无相”。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不焦虑的活法的修心目录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的意思是佛说的世界和事物,不是你们所想的世界和事物,而是世界的如相,世界的如相才是佛说的世界。

       非世界是用佛的智慧所看到的世界,即能所双泯,即是所即是能,即无对待,无条件,无前提,无范畴,只是一性智之朗照,即所谓佛家所谓如相。

       举例来说,如凡夫俗子看桃红柳绿,即是人对桃,柳而如此,有分别之心,所以有红有绿。而佛看此景即不如此,因佛无分别之心,非红非绿,非非红非绿,当然也非黑,也非白,总之无桃无柳,无红无绿,既非黑瞿瞿,也非白晃晃,因黑白也是分别也,此之为能所泯,境智泯。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必须结合全文来进行理解,佛经是佛的智慧的结晶,而佛智是无限深广的,仅凭一两句话,无法猜测佛的智慧。

       《金刚经》的思想重心有如下几个:

       (1)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相”与原始般若的“无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称之为“离相门”一样。《金刚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2)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原始般若”阐明菩萨(我)与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样的。

       (3)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

       (4)着重佛的体认: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百度百科-金刚经

金刚经全文解释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第1课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任何地方都是你的修心道场

       ·如何让心安住于“此时此地”

       ·陶渊明式的醒悟

       第2课情绪波动时,马上深呼吸

       ·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心瞬间回归宁静

       ·今天困扰你的,也曾困扰过佛陀

       ·如何降伏内心的妄念

       ·须菩提的终极问题

       第3课修宽容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

       ·猫、狗、老虎也是众生

       ·随时随地的修心法门

       ·时间的奥秘与法则

       第4课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

       ·慈悲的神奇力量

       ·舍身喂鹰的萨波达国王

       ·慈悲化解了一场战争

       第5课修平等心:看透一切虚妄的真相

       ·无分别心,就无烦恼

       ·世间是平等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死

       ·你我都拥有解脱的力量

       第6课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自由

       ·菩萨,就是不执著的众生

       ·《金刚经》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

       ·放下不等于放弃

       ·不执著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的伤害

       第7课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

       ·过河之后要拆桥

       ·目标可能成为你扫除焦虑的障碍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第8课生死的秘密

       ·直面真相,是觉悟和解脱的开始

       ·死亡的重要意义

       ·最终的真相

       ·什么最能束缚我们的心灵

       ·词语的本来面目

       ·我们迷恋的事物不可靠

       ·惠能的顿悟

       ·哭泣的牧羊人

       第9课正见使人平静,偏见使人焦虑

       ·大多数人活在偏见里而不自觉

       ·佛陀的独特之处

       ·盲人摸象的深刻启示

       ·没有唯一的真理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

       ·为什么要让别人定义你的成功呢?

       ·所有的观念都是偏见

       第10课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

       ·佛陀的基本思想,就是这四句话

       ·奇妙的无我之境

       ·一念向善,你就是佛

       第二部分《金刚经》全本白话译文并附注音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本源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么理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文及解释(28-32)

       2008-03-05 18:02:57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社会·杂谈分类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解释须菩提,如果菩萨以充满恒河沙那样多的七宝世界用来布施。又如果有人,知道一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的话,就得以安忍於无上正等正觉心,这位菩萨胜过前位菩萨所得的功德,须菩提,因为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菩萨不受福德,这话怎麽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的福德,不以为真实有,不贪恋执著,所以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解释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就是有来有去,有坐有卧,平常就是如来,这样的人是不了解我所说的义趣。为什麽呢?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虚幻相,如来实相如如不动,无所从来,也无所去,非平常非不平常,所以名叫做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经文「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解释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为微尘,你的意思怎麽样?那样多的微尘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为什麽呢?如果只单纯的见到微尘众多的表面现象,以为它是实有的,佛就不举说微尘众多这件事例。为什麽呢?佛举说微尘众多,是要我们透过最小单位的物质--微尘,知道它是虚幻不实在,只是名叫做微尘,便可直观它的实相,微尘众便是如来。世尊,如来举说三千大千世界,是要我们透过最大单位的物质--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虚幻不实在,只是名叫做世界,而直观它的实相,三千大千世界便是如来。为什麽呢?须菩提,如果以为世界是实有的,就是执著众缘和合的一种现象,如来说众缘和合的现象,就是虚幻的众缘和合的现象,只是名叫做众缘和合的现象。须菩提,众缘和合的现象,那就是本来没有也本来不可说的一种现象。但是凡夫只贪恋执著在现象上。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

       解释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说利益一切众生之我见;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之人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众生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寿者见,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这种人了解我所说的义趣吗?世尊,这种人不了解如来所说的义趣。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是虚幻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名叫做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直观它的实相--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於一切法,都应当像这样的认知,这样的照见,这样的信解,不执著任何什麽相。须菩提,所说任何什麽相,如来说就是虚幻的任何什麽相,只是名叫做任何什麽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任何什麽相都能让你直观如来。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解释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无量数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话,实践此经,甚至只用四句偈语来实践、读诵,为他人演说,他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那麽,如何为他人演说呢?应无所住而演说,如如而不动。因为任何一切可以证取,可以说明的都是有为法,而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听佛所说,大家都很欢喜,并且信受奉行

       此句出自《金刚经》,原文是:“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白话译文:因为这个缘故,我经常说,你们这些比丘,知道我所讲的法相,就像渡河的船一样。不应该执着法相,更不应该执着于空性。

       取:取着,执着。

       法:法相。

       非法:空性。

       比丘:指出家受具足戒者。

       筏喻:筏为船。即用船打比方。佛祖曾用船比喻佛法,认为佛法只是渡船,不是彼岸。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弘善佛教官网:金刚经全文及翻译

       好了,今天关于“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金刚经全文原文注音版”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