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新闻 诗词新闻

边塞诗人四大家_唐代边塞诗人四大家

zmhk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边塞诗人四大家_唐代边塞诗人四大家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边塞诗人四大家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边塞诗人四大家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1.唐朝的的四大边塞

边塞诗人四大家_唐代边塞诗人四大家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边塞诗人四大家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边塞诗人四大家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唐朝的的四大边塞诗人是那四位?

2.十大边塞诗人

3.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有哪些

4.边塞诗人代表人物都有谁?

5.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6.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边塞诗人四大家_唐代边塞诗人四大家

唐朝的的四大边塞诗人是那四位?

       1、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2、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3、岑参

       岑参(约715年—约770年),荆州江陵(有争议)人,唐代诗人,被誉为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4、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扩展资料:

       不同时期的边塞诗人所处文化环境有相当的差异,其特质也往往不同,他们的诗作风格往往体现了社会历史变迁和社会心理变化,初盛唐边塞诗往往激情流露,昂扬奋发,中晚唐边塞诗往往反映出忧患意识和文化反思,尤其是唐代边塞诗中的闺银屏诗形象地再现了闺妇的孤独生活和痛苦情感,以及她们对边塞战争的态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的影响。时代精神包括三个方面:进取精神、尚武精神和游侠精神。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强烈的功业意识和出塞从戒的壮举,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边塞诗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诗人行旅和风物景色等均与地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大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卢纶。

       1、高适

       高适(700-765),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高适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2、岑参

       岑参(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公元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公元770年卒于成都。

       6年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雄奇瑰丽的边塞诗,使岑参诗歌境界空前开阔。其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3、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京北长安人,祖籍太原。盛唐浪漫主义重要作家,也是边塞诗派重要作家,主要擅长七绝,现存诗177首,其中七绝有75首,五言绝句有14首,占总数一半。在诗歌内容方面写边塞诗,闺怨诗,宫怨诗和赠别诗四个方面。在七绝方面这一点也不过分,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王昌龄出身寒微,青少年时期生活相当清苦,"久于贫贱,故多知危苦之事。"有人认为王昌龄未到过边塞,后人考证王到过西北边塞,到过青海,玉门关甚至更远,(27、28岁时)这应该是生活基础,也是创作基础,能用传神从军描画出边塞奇景,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

       4、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5、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府蒲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蒲县),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出自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中国唐朝中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卢户部诗集》。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有哪些

       十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王翰、李颀、卢纶、李益、崔颢、辛弃疾。

1、高适

       高适是一个奇男子,伟丈夫,五十岁以前一直穷困潦倒,求官不成,四处流浪,安史之乱使高适一展才能,他在抗击叛军的战争中不断升官,一直做到剑南节度使,还封了侯;文能诗词光耀千古,武能上马杀敌,建功封侯。

2、王昌龄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3、岑参

       岑参是一位两度随军出塞,真正货真价实的身体力行的边塞诗人,带领我们去见识真正的边塞,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还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严酷环境中,诗人看出了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王之涣

       王之涣,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毫无疑问是边塞诗好手,但最大的遗憾是他流传下来的诗篇太少了,只有6首。

5、王翰

       王翰,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可惜他流传下来的诗不多,只有区区14首。王翰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这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李颀

       李颀,盛唐知名的边塞诗人,他擅长写七言歌行,诗风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李颀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古从军行》。

7、卢纶

       卢纶,唐朝知名诗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他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塞下曲》六首。

8、李益

       李益,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尤其擅长写七言绝句,堪称唐朝七绝写得最好的六大诗人之一。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

9、崔颢

       崔颢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唐朝诗人,虽然存世诗作并不多,但其地位可以与王维、王昌龄、孟浩然齐名。他以边塞诗闻名,而且极有特色,年老时曾赴东北辽水一带,亲眼目睹边塞战况。

10、辛弃疾

       文学家、诗人写战争军旅诗词大多是想象或在边塞经历过,但辛弃疾是军人出身,他是真正带兵打仗的将军,军旅生涯让他常常慷慨悲歌,因此写过不少边塞诗词。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都有谁?

       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代表作品

       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_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代表作品:《塞下曲四首》(即“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3、岑参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代表作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4、高适

       高适(702-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代表作品:

       《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王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_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蓟中作》: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门行五首》: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5、李益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被判,仕途失意后开始隐于山水。

       代表作品: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破讷沙头雁正飞,_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一、高适

       高适(702~765年),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年时喜爱交游,有侠气,和李白、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后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封渤海县侯。

       高适的边塞诗大多歌颂战士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也描写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对和平的向往,并揭露军队将领的骄奢*逸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高适的边塞诗感情深挚,意气风发,笔力雄厚,尤其是七言歌行体,波澜壮阔,声情并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价他的诗“多胸臆语,兼有骨气”。

       代表作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二、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南阳(今属河南)人。

       岑参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曾任嘉州刺史,晚年罢官,病逝于成都的客栈。

       岑参是边塞诗派中情绪最激昂、建功立业心情最迫切的诗人,中年时两次出塞,对边地生活和塞外风光的体察非常深刻细致。

       他的诗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火山的酷热,天山的奇寒,塞外的民俗,将士的征战。他写北国的雪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写塞北的飞沙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写边地的月亮是“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银山碛山馆》)。风格豪放,意境开阔,充满雄奇瑰丽的色彩。

       岑参边塞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其艺术特点是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风格奇峻。

       后人将他与高适合称“高岑”,并评论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师友诗传续录》),他们共同开创了边塞诗派,为唐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李颀

       李颀(?~约757年),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

       曾任新乡县尉,不久后辞官隐居,喜爱炼丹修道。与盛唐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都有交往。

       李颀的边塞诗,以豪迈的语调描写塞外景象,有些诗揭露封建帝王开拓边疆穷兵黩武的罪行。

       著名边塞诗有《塞下曲》、《古塞下曲》、《古从军行》等,尤其是《古从军行》,思想和艺术价值都很高。

四、王昌龄

       王昌龄(?~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与孟浩然、李白有交往。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

       王昌龄是盛唐极负名望的诗人,有“诗家夫子”之称,后人将他的七言绝句与李白并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七绝以写边塞、从军最著名,如《从军行》、《出塞》等,其中《出塞》被誉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文字精练,音调铿锵。

       王昌龄的诗流传下来的有180首,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者。

五、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年),字季陵。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曾任衡水主簿,后辞官回乡。

       据野史记载,一次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在旗亭饮酒,遇见一群伶官,三人约定,静听歌伎演唱,看谁的诗被唱得多。

       不一会儿,王昌龄的诗被唱两首,高适被唱一首。王之涣有点儿沉不住气,指着一位最好的歌伎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轮到这个歌伎演唱时,果然唱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三人击掌大笑。

       可见当时王之涣的诗受到普遍赞誉,流传也是很广的。王之涣的诗激昂奔放,体现了盛唐时期积极昂扬的社会风貌,《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是代表盛唐诗风的名作。

       高适曾作诗赞赏王之涣:“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洁。”

六、王翰

       王翰,字子羽,生卒年不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曾任驾部员外郎、汝州长史等职。

       他的七言歌行咏古叹今,风华流丽,最有名的是《凉州词二首》,尤其是第一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悲壮慷慨,以豪放之情写军中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

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边塞诗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位:

       1、高适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殁后三十年,其子岑佐公收集其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八卷,这是岑参诗文编集的开始。到宋代,《岑嘉州诗集》演变为八卷、七卷、十卷三种刊本。其中,宋刊十卷本已佚;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似由宋刊七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四卷本,则似由宋刊八卷本演变而来。现代点校版有陈铁民、侯忠义参校多种版本后所作的《岑参集校注》等。

       3、王昌龄?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风和诗境最先影响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龄之后,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关于意境方面的论述是多方面的,研究也相当的深入,他继承了王昌龄以“境”论诗的方式,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 “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4、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登鹳雀楼》,在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编著的《唐诗排行榜》中排名高居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首诗还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5、李颀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和王之涣等。

一、?高适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等。

二、?岑参

       岑参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他的边塞诗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

三、?王昌龄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四、李颀

       李颀的边塞诗借古来表达对边塞战争的看法,对战争给黎民百姓所带来的灾难作了理性评论,使他的边塞诗超出了一般意义的边塞诗,极其可贵。

五、?王之涣

       王之涣是“四大边塞诗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边塞生活经历的诗人,也就是说,他从未去过凉州。但这并不妨碍他能写出传世诗篇《凉州词》。

       好了,今天关于“边塞诗人四大家”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边塞诗人四大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